天珠緣起
鑲蝕瑪瑙‧圓板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間,最早出現於美索不達米 亞地區(現今伊拉克地區)和印度河流域。後來,伴隨著宗教哲學的興起……普及傳入喜瑪拉雅山雪域諸國!即印度、西藏、尼泊爾等地區。至今已盛行於中國、日本、台灣和東南亞等地區。不論是長形天珠、短形天珠、圓板天珠、紅色或黑色老礦玉髓,在台灣總稱之為「西藏天珠」。
據古老文獻《吠陀經》的記載﹔當時由於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天然災害繁生無窮,求神助佑之心自然產生……「天珠」因而被創造出來。
同時,滲進了各種藥物治病,並用巫術咒語的圖騰意念,符畫於石材上,藉以獲得諸佛眾神 的加持與護佑,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如同佛教密宗之「曼荼羅」(壇城)的結構原理。
圓板天珠的礦物本質
在自然界中的瑪瑙、玉髓和碧石,皆是屬於同一種礦物成分!即為二氧化矽(Sio2)。
佛教七寶的定義﹔瑪瑙(天珠),能調伏一切業障重罪,圓滿成就一切功德與事業。
寶石的靈性功能﹕瑪瑙(天珠),擁有調和正負能量的效益。例如﹕生氣、嫉妒、憎恨、懷疑、沮喪等負面思想,依次轉化成歡喜、羨慕、博愛、信心、堅定等正面思想。
物理學家在研究各種礦物原子的排列組合,發現天珠本身的微量元素,有助人體之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活化細胞組織,調理改善體質。
圓板天珠所選用的材質,則是拾獲於喜瑪拉雅山區,山岩之中沉澱而成的老礦寶石,等同古老天珠的素材!亦屬「老礦新製」的天珠。由於 採集不易,而且愈來愈少,其價值也日益增漲。
老礦天珠的製造方法﹕赤珠,塗以氧化鐵。黑珠:塗以密波藍果實攝取的染料。再者,塗以白色樹脂或鉛化合物的圖案線條,炭熱薰化而成。
佛道一體的親密關係
天珠的圈案造型,大多採用左右對稱,重複排列的製造方式!此與道家「陰陽五行」的理論
相同。據北宋周子《太極圖說》中解釋﹕「無極(精神)而太極(物質),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順布,四時行焉」。以此解說天文、人事、地理等各種現象的變化過程。
佛教密宗的宇宙觀,是以地(土)、水(水)、火(火)、風(金)、空(木)、識(陰陽)六大元素所構造而成。據《密教通關》云﹕「前五大為物質(太極),後一屬精神(無極)。精神與物質,互遍法界,各不相礙,而隨因緣之聚教離合,成一切萬有諸法,故名六大緣起」。
由此觀之,諸佛菩薩、天地鬼神、自然科學和西藏天珠,皆是「陰陽五行」(五輪佛塔)的學識領域。西藏天珠的圖騰意念,更是少不了五輪法界塔的參與,才能發揮出應有的神奇力量。
西藏天珠的圖騰意念
古時,成就者(上師)於禪定中所見,並以具體的圈案造型,抽象的加以意會....其義理深奧,必須透過圖騰意念的繪說,才能把諸佛菩薩的境界,轉化成凡人眼睛看得見的意識形態,進而
創造出機緣巧合的奇蹟!此乃正是「西藏天珠」之圖騰意念的真實妙義。
僅就科學的觀點而言﹕如同IC電路面板的結構,勢必也要透過圖騰意念的程式設計,作為傳達訊息的媒介,才能發揮出應有的神奇功能。相同的原理,天珠本身的圖騰意念,就是一套宇宙法界的方程式。對外則與法界佛性(本體中心)相通,對內則與五臟六腑相融。最低效果,也能保佑平安,消災解厄,增福延壽。
天珠本身之圖騰意念的象徵義意,則是沿襲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護摩火供法之圖騰意念所演化而成。如今,都已統歸於佛教密宗「五輪法界塔」的象徵義意。此與道家「陰陽五行」的理論非常相似,為一切宇宙萬物的根本。
西藏天珠的功德利益
悲智圓滿天珠
能顯現五智淨光,照耀加護戴持之人,昇華精神意識 (靈魂 ) 的作用。令得一切功德、智慧、財富、權威、名望之現世福報。
吉祥如意天珠
能使所有一切各行各業,家業、職業、事業等之圓滿成就!表示所行所為之事皆有所成。配戴之人,常有心想事成的感受。
金剛蓮華天珠
能清淨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免除七情六慾的束縛,具有安心寧神的神奇功能!當用以有目標有理想、有抱負之人,獲益最大。
大悲菩提天珠
能使其貧者得富,富者得貴,乃至增長福德,開啟智慧。配戴之人,能使其複雜的思想 ( 煩惱 ) ,轉化成簡單的表白 ( 智慧 )。
至尊財寶天珠
藉以促成天時、地利、人和等,種種機緣巧合的奇蹟!圓滿所求及其願望。配戴之人,能獲健康、財富、長壽等現世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