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天珠~天株是人工還是天然呢
anonymous
2005-01-17 10:56:23 UTC
市面上看到的天珠有石頭強壓而成的稱天珠,也有手繪的一眼到幾眼的天珠,何者為天珠呢
五 答案:
?
2005-01-17 11:03:44 UTC
天珠主要以黑白的圖案呈現在瑪瑙上,此一古代瑪瑙珠統稱為『鑲蝕瑪瑙』(Etched Agate)。根據考據發掘,傳統天珠的製作方式有兩派說法。一派是由藏胞口述傳承得知:在三﹑四千年前,西藏喇嘛開採出之礦石,以人工研磨成型,配合已絕跡的白椰菜花的天然樹脂,加入各種的天然藥草浸泡,再由喇嘛彩繪﹑ 邊念經文邊畫出有線條或有眼的紋路,在經開光﹑配戴﹑加持。在喇嘛往生火供後(亦即火葬),身上的七寶俱成灰燼,唯獨剩下天珠,而彩繪上的紋路,又因火化時高溫加熱,全部滲入礦石,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現品。



  另一派的說法是將鹼水﹑白鉛或洗滌鹼,塗佈在已打磨好的瑪瑙上,先加熱讓整塊瑪瑙成白化,再根據所需的圖案紋路,抹上硝酸銅,然後再經加熱,即形成天珠。很可惜的是,無論是哪一種製作方法,現在都已失傳。



  而天珠的鑲蝕技術,和它奇特的紋路造型,其實是取法自更古老的『紅玉髓』製作法。這項由印度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用紅色瑪瑙製成飾物的技藝,其起始年代,更早於天珠,但在這兩地卻不曾發現天珠,可見天珠確是源自西藏無誤。(紅玉髓的精華之美,因本書主題不同,暫不贅述)。



  根據科學領域而言,日本方面測驗天珠含有十四種火星上的元素,尤以『鐿』元素帶有很強烈的磁場(能量)。
anonymous
2005-01-17 19:57:29 UTC
不是粉硬嗎?怎ㄇ剖開?

用美工刀?
anonymous
2005-01-17 15:28:03 UTC
「天珠」主要分佈於西藏、藏東、不丹、錫金、拉答克等喜馬拉雅山域,是一種稀有寶石。



傳說在兩千年以前出現在西藏阿里地區「古象雄國」的西藏天珠,有一種說法認為天珠是古西藏草原上翱翔的精靈,是諸佛菩薩為解救眾生,解開了祂們身上佩戴的瓔珞,是阿修羅制造的武器,是大鵬金翅鳥的結晶﹔在今天是藏族最珍貴的寶石,是藏民一生中能擁有一顆就可以福慧無窮的吉祥物,是能救人命的珍稀藥材,是藏女出嫁時代表母親的祝福。如此民俗,已經令人垂青,更有意思的是,上品天珠現在居然還能作為銀行貸款的抵押品,“一珠易良馬,三珠抵高樓”,此言非虛。



根據西藏人的傳統說法,真正的「至純老天珠」為稀世珍寶,有趨吉避凶之特質,能使配戴者在無預警狀態遭遇劫難時得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常把宗教的東西當成「客觀的能量」,這是不對的。宗教一定要有主體的參與,才能夠人、法契合,也才能夠產生所謂的感應。



除此之外,具傳統藏醫的記載,真正的至純老天珠除可增加人體免疫力外,對預防中風頗有功效。然而,因真正的「至純老天珠」的數量是固定且極為稀有的,不像鑽石寶石等可以開礦取得,在天珠供需嚴重失調及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在台灣,許多收藏老天珠的玩家之天珠資訊及知識往往是「封閉」的),市面上出現大量微妙為俏的仿製天珠。這些仿製的天珠被台灣人稱為「新天珠」,材質可由便宜的樹脂、蛇紋石、玻璃到稍微昂貴一點的鑲蝕瑪瑙。網友可在台北的光華商場及建國玉市找到這些可以秤斤賣的「新天珠」,甚至某些扯旗立號的天珠專賣店或知名百貨公司的天珠門市所販賣的天珠大多都是屬於這類的「新天珠」(諷刺的是他們還開出所謂的「保證書」)。無怪乎西藏人會認為在魚目混珠狀況非常嚴重的當下,能持有真正的「至純老天珠」是需要福報及緣分的。
?
2005-01-17 11:27:00 UTC
那天看新聞有講到市面上許多天珠

都市假的~尤其市很多都市從大陸

那邊加工的~

要分辨真假就必須把他剖開來看裡

面的紋路~

問題是~誰會買剖開過的押~=.=||
?
2005-01-17 11:08:27 UTC
天眼珠:





招福擋煞、趨吉避凶為主要功能。天眼為自然形成,非人工雕鑽,其周圍常伴隨雕刻吉祥物,如:龍、羊…等。意謂雙龍搶珠、洋洋如意或洋洋得意…。





天珠dzi bead的藏語發音為思怡DZI,梵文是以昧自尬稱呼天珠,為美好、財富、威德的意思,天珠為藏密七寶之一,亦是佛教之聖物。



  西藏天珠主要產地在西藏、藏東、不丹、錫金、拉答克等喜馬拉雅山脈,是一種稀有寶石,西藏人至今仍認為天珠是天降石。天珠為九眼石頁岩,屬於沉積岩之一種,顆粒約為0.0039公釐大小的薄頁片狀岩石,含有玉質及瑪瑙成份。天珠內部結構,具有天然宇宙強烈的磁場能量,經由日本研究證實天珠之原礦為數千年前,火星隕石撞擊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區,強烈的撞擊下產生了火星上14種元素,其中"鐿Yb"元素的磁場相當的強烈,且全世界目前僅有西藏天珠有此一特殊元素磁場,此十四種特別元素的完美組合,成就了天眼珠不可思議的神奇感應。源自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天眼珠為九眼石礦,其紋路為天然形成,是稀有寶石,具有宇宙天然的強烈正性磁波能量,能吸收體內之負性磁場。



  天珠的色澤大約可分為黑色、白色、紅色、咖啡色及綠色等顏色,經儀器測定,其中以紅色的磁波最強。紅玉髓是屬於石英的微小結晶之集合體,為玉髓之一種,一般而言,成形礦石的磁場大小與其體積是成正比的。



  天珠是藏族隨身攜帶的寶物,為什麼他們對天珠如此的擁護與尊敬呢?因為天珠磁場為水晶的三倍,礦石的硬度越高,磁場越強,而天珠是半寶石,硬度為莫氏7至8.5,除南非鑽石硬度為莫氏10外,當今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礦石的磁場強得過天珠,且其含的磁場能量最為柔和,最適合於人體各部位,故對人體的血液循環及各種慢性疾病,特別具有調適功能,具有調和人體磁場、避邪、鎮宅、招財...等之功效,所以藏人更視天珠為寶物。一般而言,同類礦石磁場能量,是依體積大小而定,天珠配戴者可依個人實際需求,來選擇配戴適合自己的天珠。



天珠的傳說



據藏族的傳說:配戴天珠可防血症、詛咒災殃、星曜和天龍八部的傷害有如盔鎧一般,能護身、生威德、得人心,獲愛慕,同時增加這一世的權勢財富。西藏天珠的圖案造形,是沿襲古印度婆羅門教及已失傳的西藏原始苯教中的護摩法及神秘不可考的經咒,分為圓型(息災)、方型(增益)、三角型(降伏)、半月(鉤召)、蓮華(敬愛)等五種形狀。



1. 天珠原本是神的寶物,只是損毀或缺陷了,而被遺棄到人世上,這正是難以找到完美無暇天珠的原因。相傳天珠原為天神的飾物,因有了瑕疵不再為天神所愛,便遭天神遺棄,由天界落入凡間。藏人相信天珠為天神所有,並具有神力,能驅邪避魔、消災解厄。



2. 天珠是由「蟲」所固化而成。藏人騎馬時遇上此「蟲」,「蟲」將會停止移動,發現時須馬上抓起地上的砂子往「蟲」的身上灑,那「蟲」將會固化成天珠;假如沙粒沒有灑中天珠,那「蟲」必定會消失不見。又如藏人在同一地點挖掘出大量天珠時,便會宣稱挖掘到「蟲」穴,也就是發現天珠穴。更有藏人宣稱,天珠出土時皆為活「蟲」,必定會蠕動一陣子後才會靜止,固化成天珠。



3. 西藏大成就者金剛亥母 (藏名譯音「多傑帕嫫」),為消除地方瘟疫修法而降此珠,天珠所到之處,瘟疫即除,並有避邪保護之作用。



4. 在藏傳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法師會基於某種目的不詳的法會,穿著人頭蓋骨作成的衣服,在墓園裡修行,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就會有天珠掉落。而天珠正是苯教的除魔法器。可惜苯教密法大多失傳,已沒人知道天珠的奧妙何在。



5. 遠古時期,西藏是波浪滔天的海洋,被稱為「古地中海」或「特提斯海」。天珠原是海裡的浮游生物,像貝類海螺一樣,具有外殼與肉身,而能自由移動。後來經過著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而隆起變陸地,這種浮游生物因缺水導致肉身乾枯而死,其外殼成為天珠。



6. 天珠的原石是印度一種特殊的石頭,經由喜馬拉雅山上一對夫婦,在石頭上塗上色彩花紋而成為西藏天珠。由於這種畫功非常困難,並非一般人可以學習運用得宜,自從這對夫婦去世後,並未將這種技術流傳下來。



7. 由外太空掉落在原野的殞石,經過修行者,修法研製而成為天珠。



8. 天珠可在西藏的天珠草原捕捉。在西藏有數處天珠草原,有福報的人,可以見到天珠在草原上翱翔,這種會飛的天珠被捕捉後就變成化石。



9. 阿修羅是六道之一,宮殿在須彌山北大海之下,常與帝釋作對,又不聽釋尊之言,故被視為非神、非天、非人之物。因生性好鬥,製造天珠供作武器之用。



10. 阿里天珠泉流出天珠。相傳在阿里日土附近的一座山上,在斜坡處有天珠泉不斷的流出天珠。某日一位帶邪眼的魔女,向天珠泉施法,從此以後天珠泉不再流出天珠。據說至今在當地尚能見到黑白條紋形成的天珠圖案,明顯標出以前天珠泉的位置。



11. 文殊菩薩的前身「曼殊室利佛」撒下的天華〈天珠〉。相傳在公元三千多年,前喜馬拉雅山區諸國,發生空前大瘟疫,老百姓死傷無數,災情十分慘重。當時文殊菩薩的前身「曼殊室利佛」正好經過喜馬拉雅山上空,親眼目睹百姓遭受瘟疫荼毒的慘況,心中頓時無限悲憫,便撒下「天華」救渡遍地災黎。撒下的「天華」墜落田間、原野或山區,凡是撿到「天華」的災民,疫病就漸漸好轉乃至於痊癒。當時撒下的「天華」正是目前所稱的天珠。



12. 天珠是瑪腦國的寶物。岭國格薩爾王派兵攻打阿扎瑪瑙國,藏王派人調解,阿扎王同意無條件投降岭國,並打開瑪瑙寶庫獻出各種寶物及各種不同形狀的天珠,格薩爾王首先將天珠供養三寶和眾護法,再分發給戰士及百姓,剩餘的天珠分別埋藏在各地做為未來西藏財富受用的根基,並囑咐地主保管。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